(不用下载,内容全在了,不想排版的可以下载)
判断题 1. 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及未核定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工程以文物所在地的市、县级文物行政部门为申报机关,省、自治区、直辖市文物行政部门为审批机关。 A.对 B.错 答案:B.错 对应的考试大纲编号:法律法规与工程管理4.1.1 原文出处或工程实践的解释:《文物保护工程管理办法》第二章第十条: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及未核定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工程的申报机关、审批机关由省级文物行政部门确定。 2. 认定文物,由县级以上地方文物行政部门负责。认定文物发生争议的,由认定文物属地上级文物行政部门作出裁定。 A.对 B.错 答案:B.错 对应的考试大纲编号:法律法规与工程管理4.1.4 原文出处或工程实践的解释:《文物认定管理暂行办法》第三条:认定文物,由县级以上地方文物行政部门负责。认定文物发生争议的,由省级文物行政部门作出裁定。 3. 承重结构中原先已修补加固的残损点,有个别需要重新处理;新近发现的若干残损迹象需要进一步观察和处理,但不影响建筑物的安全和使用,属Ⅰ类建筑。 A.对 B.错 答案:B.错 对应的考试大纲编号:古建筑(设计师)4.1.5 原文出处或工程实践的解释:《古建筑木结构维护与加固技术规范》第四章第一节第4.1.4条古建筑的可靠性鉴定,应按下列规定分为四类: Ⅰ类建筑 承重结构中原有的残损点均已得到正确处理,尚未发现新的残损点或残损征兆。
Ⅱ类建筑 承重结构中原先已修补加固的残损点,有个别需要重新处理;新近发现的若干残损迹象需要进一步观察和处理,但不影响建筑物的安全和使用。
Ⅲ类建筑 承重结构中关键部位的残损点或其组合已影响结构安全和正常使用,有必要采取加固或修理措施,但尚不致立即发生危险。
Ⅳ类建筑 承重结构的局部或整体已处于危险状态,随时可能发生意外事故,必须立即采取抢修措施。 单项选择题 1.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自核定公布之日起一年内,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划定必要的保护范围,作出标志说明,建立记录档案,设置专门机构或者指定专人负责管理。 A.半 B.一 C.两 D.三 答案:B 对应的考试大纲编号:法律法规与工程管理3.1.2 原文出处或工程实践的解释:《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第二章第八条: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自核定公布之日起1年内,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划定必要的保护范围,作出标志说明,建立记录档案,设置专门机构或者指定专人负责管理。 不定项选择题 1. 《园冶》卷三·七·铺地:“乱青版石,斗冰裂纹,宜于________________,见前风窗式,意随人活,砌法似无拘格,破方砖磨铺犹佳。” A. 山堂 B.水坡 C.台端 D.亭际 答案:ABCD 对应的考试大纲编号:勘察设计通论5.1.4 原文出处或工程实践的解释:《园冶》卷三·七·铺地:乱青版石,斗冰裂纹,宜于山堂、水坡、台端、亭际,见前风窗式,意随人活,砌法似无拘格,破方砖磨铺犹佳。 2. 对下列情况,尚应测定木材的强度或弹性模量: A. 需作加固验算,但树种较为特殊
B.有过度变形或局部损坏,但原因不明
C.拟继续使用火灾后残存的构件
D.需研究木材老化变质的影响 答案:ABCD 对应的考试大纲编号:古建筑(设计师)5.2.1 原文出处或工程实践的解释:《古建筑木结构维护与加固技术规范》第三章第二节第3.2.3条 对承重结构木材材质状态的勘查,应包括下列内容:四、对下列情况,尚应测定木材的强度或弹性模量:需作加固验算,但树种较为特殊;有过度变形或局部损坏,但原因不明;拟继续使用火灾后残存的构件;需研究木材老化变质的影响。 3. 根据文物保护工程专业特征,将保护工程分为________________等工程。 A. 建筑类 B.遗址类 C.墓葬类 D.石窟寺及石刻类 E.安全防护类 答案:ABDE 对应的考试大纲编号:古建筑(设计师)5.2.2 原文出处或工程实践的解释:《文物保护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要求(试行)》第一章 1.3 根据文物保护工程专业特征,将保护工程分为建筑类、遗址类、石窟寺及石刻类、安全防护类等工程。 4.建筑类文物保护工程现状勘察报告内容包括_______________。 A.建筑历史沿革 B.历次维修情况 C.文物价值评估 D.现状描述 E.管理评估 F.损伤和病害的成因分析和安全评估结论 对应的考试大纲编号:古建筑(设计师)5.2.2 原文出处或工程实践的解释:《文物保护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要求(试行)》第三章 3.2.2 现状勘察报告 a 建筑历史沿革,主要反映现存建(构)筑物和附属物的始建和存续历史、使用功能的演变等方面的情况。根据需要可附必要的考古调查资料。 b 历次维修情况。说明历史上历次维修时间和内容,重点说明近期维修的工程性质、范围、经费等情况。 c 文物价值评估,主要说明文物保护单位级别、批准公布年代,分别明确文物建筑总体以及维修单体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和社会价值等。 d 现状描述,明确项目范围,表述建(构)筑物的形制、年代特征和保存现状,表述病害损伤部位和隐患现象、程度以及历史变更状况,表述环境对文物本体的影响,并列出勘察记录统计表。 e 损伤和病害的成因分析和安全评估结论,主要说明勘察和调查研究的基本成果,结论要科学、准确、简洁。必要时须附有工程地质、岩土、建筑结构安全检测等有关专业的评估或鉴定报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