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题(46题) |
1、古建筑维修时,在不落架的情况下,对木构件的心腐、心蛀进行有效处理,较好的方法是熏蒸法。 A、对 B、错 |
|
|
原文出处: 《古建筑木结构维护与加固技术规范》条文说明第五章第5.1.3条之五:为在不落架的情况下,对古木构件的心腐、心蛀进行有效的处理,较好的方法是熏蒸法。 |
2、古建筑若木柱因心腐或虫蛀而造成柱心中空时,可采用墩接的方法处理。 A、对 B、错 |
|
|
原文出处: 《古建筑木结构维护与加固技术规范》条文说明第六章第6.6.5条:若木柱因心腐或虫蛀而造成柱心中空时,可考虑采用掺有填料的不饱和聚脂浇注加固,但应采取措施防止树脂干缩,不起加固作用。 |
3、古建筑维修时,若墙内柱柱跟腐朽严重,可采用钢筋混凝土墩接。 A、对 B、错 |
|
|
原文出处:《古建筑木结构维护与加固技术规范》第六章第6.6.4条之二(2):钢筋混凝土墩接仅用于墙内的不露明柱子...... |
4、古建筑承重石柱出现横断或斜断裂缝、有纵向受力裂缝、表层风化削弱柱截面且已使该柱的承载力不能满足要求等情况时,可以考虑更换石柱。 A、对 B、错 |
|
|
原文出处:《古建筑木结构维护与加固技术规范》第七章第7.2.3条“对下列承重石柱应予支顶或更换:一、有横断或斜断裂缝;二、有纵向受力裂缝;三、表层风化对柱截面的削弱,已使该柱的承载力不能满足要求。” |
5、古建筑维修时,工程人员发现明间两根檐柱柱头有所沉降,采取措施调平了柱头,这样处理是合适的。 A、对 B、错 |
|
|
答案解析:古建筑有柱升起的情况存在,并不一定柱头低了就是出现的病害。 |
6、古建筑的维护与加固,必须遵守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 A对 B错 |
|
|
原文出处:《古建筑木结构维护与加固技术规范》第二章2.0.1条 |
7、日常保养工程,系指按原样恢复已残损的结构,并同时改正历代修缮中有损原状以及不合理地增添或去除的部分。 A对 B错 |
|
|
原文出处:《古建筑木结构维护与加固技术规范》第二章2.0.3条 |
8、柱子轻微的糟朽,往往只是柱子本身表皮的局部糟朽,柱心尚还完好,根本不至于影响柱子的受力,对于这种情况通常采取墩接的方法。 A对 B错 |
|
|
原文出处:《古建筑木结构维护与加固技术规范》第六章6.6.4条 |
9、外檐斗栱在柱头上的叫柱头科斗栱;在柱间额枋上叫平身科斗栱;在屋角柱头上的叫角科斗栱。 A对 B错 |
|
|
|
10、古建筑木梁架出现轻微歪闪现象,应采用落架维修。 A对 B错 |
|
|
原文出处:《古建筑木结构维护与加固技术规范》第6.5.1条 |
11、细淌白砖只砍磨一个面或头,并按制子截头,不过肋。 A对 B错 |
|
|
原文出处:《古建筑工程施工工艺标准》第3章3.3.2砌筑 |
12、单层古建筑整砖墙歪闪程度大于墙厚的1/6或高度的1/10的应拆除重砌。 A对 B错 |
|
|
原文出处:《古建筑木结构维护与加固技术规范》第7.3.5条 |
13、屋面施工时,将瓦陇清扫干净后用小麻刀灰(掺颜色)在筒瓦相接的地方勾抹,这项工作叫“夹陇”。 A对 B错 |
|
|
原文出处:《中国古建筑瓦石营法》第五章第二节6.捉节夹垄 |
14、补配砖墙时,应按原墙壁的构造、做法以及丁、顺砖的组合方式砌筑,但用现代材料进行修补时,可以改变原尺寸。 A对 B错 |
|
|
原文出处:《古建筑木结构维护与加固技术规范》第7.3.1条 |
15、屋顶人工除草后,应随时勾灰堵洞。松动的瓦件,应坐灰粘固。 A对 B错 |
|
|
原文出处:《古建筑木结构维护与加固技术规范》第7.4.2条 |
16、古建筑单体建筑最基本单元“间”组成。 A对 B错 |
|
|
原文出处:《中国古建筑木作营造技术》第一章 第二节 一、面宽与进深 第一段 |
17、古建筑大式与小式的区别在于有无斗栱。 A对 B错 |
|
|
原文出处:《中国古建筑木作营造技术》第一章 第一节第三段 |
18、柱头科斗栱坐斗之上有十字卯口,以承受瓜栱和头层的翘或昂,这承受翘或昂的坐斗开口的宽度叫斗口。斗口的尺寸是有斗栱建筑的各木构件权衡基本单位。 A对 B错 |
|
|
原文出处:《中国古建筑木作营造技术》第一章第三节第三段 |
19、古建筑每坡从檐枋到金枋和从金枋到脊枋的水平距离是依前后檐柱的进深等分而成,每一份叫做一步架。 A对 B错 |
|
|
原文出处:《中国古建筑木作营造技术》第一章第二节 五、步架、举架 |
20、单体古建筑中,墙体依据所在的位置不同有着不同的名称。在前后檐下。檐柱之间的墙体名称为山墙。 A对 B错 |
|
|
原文出处:《中国古建筑瓦石营法》第三章第一节 六、墙体名称 |
21、古建筑维修工作中应根据古建筑法式勘察报告进行现场校对,明确维修中应保持的法式特征。 A对 B错 |
|
|
原文出处:《古建筑木结构维护与加固技术规范》第6.1.3条 |
22、古建筑维修中,为了保证工程质量,对有残损的构件凡能更换的,应尽量更换。更换的木构件,应在隐蔽处注明更换时间。 A对 B错 |
|
|
|
23、古建筑维修工作中,应根据残损情况勘察中测绘的全套现状图纸,制定周密的维修方案,并根据该建筑的文物级别,完成规定的报批手续。 A对 B错 |
|
|
原文出处:《古建筑木结构维护与加固技术规范》第6.1.3条 |
24、古建筑维修中换下的原物、原件不得擅自处理,应统一由文物主管部门处置。 A对 B错 |
|
|
原文出处:《古建筑木结构维护与加固技术规范》第6.1.3条 |
25、古建筑维修过程中应做好施工记录,有详细的文字说明,不必绘制隐蔽结构的构造情况。 A对 B错 |
|
|
原文出处:《古建筑木结构维护与加固技术规范》第6.1.3条 |
26、古建筑施工的木材备料是按实际设计尺寸进行。 A对 B错 |
|
|
原文出处:《中国古建筑木作营造技术》第四章第二节 一、备料 第二自然段 |
27、木材节疤腐朽部分占断面的1/4时不能用于古建筑施工。 A对 B错 |
|
|
原文出处:《中国古建筑木作营造技术》第四章第二节 二、验料 |
28、在古建筑附近或古建筑群中,加固或翻修一幢建筑物的地基基础,应采取措施防止其构造、施工和受力方式对邻近古建筑产生的不良影响。 A对 B错 |
|
|
原文出处:《古建筑木结构维护与加固技术规范》第7.1.7条五 |
29、在古建筑维修时,主要承重构件如大梁出现严重的糟朽,应用打牮拨正的方法维修。 A对 B错 |
|
|
原文出处:《古建筑木结构维护与加固技术规范》第6.5.1条二 |
30、用打牮拨正的方法进行梁架严重歪闪归整时,应一次归整完成。 A对 B错 |
|
|
原文出处:《古建筑木结构维护与加固技术规范》第6.5.6条 |
31、檩条榫头折断或糟朽时,一般用的维修方法是:去除残毁的榫头,另用硬杂木做一个银锭榫头嵌入檩内用胶粘牢再加铁箍一道,嵌好的榫头尺寸要和卯口相符。 A对 B错 |
|
|
原文出处:《中国古代建筑》第五章第三节 二、大木作维修技术 4、檩子的加固 第二 |
32、檩条外滚加固措施的最佳方法是:在梁上皮紧贴檩条搭缝处,用楔形木块顶住檩头,并用铁条钉在梁头。 A对 B错 |
|
|
原文出处:《中国古代建筑》第五章第三节 二、大木作维修技术 4、檩子的加固 第五 |
33、斗栱的斗“平”被压扁超过0.3厘米的可在斗口内用硬木薄板补齐;未超过0.3厘米的应保留现状。 A对 B错 |
|
|
原文出处:《中国古代建筑》第五章第三节 三、斗栱的维修技术 斗 |
34、老角梁头糟朽不超过挑出长度1/5时,可以将糟朽部分垂直拒掉,用新料依照原有式样更换,并原有构件开榫粘接,同时加2道铁箍。 A对 B错 |
|
|
原文出处:《古建筑木结构维护与加固技术规范》第6.7.6条二 |
35、斗栱构件补配更换时,只要外轮廓严格按原件进行复制,细部可以与原件稍有不同。 A对 B错 |
|
|
原文出处:《古建筑木结构维护与加固技术规范》第6.8.1条 |
36、官式建筑泼墨钻生做法的地面,墨色大体一致,无残留的油皮或蜡皮,表面洁净、光亮。 A对 B错 |
|
|
原文出处:《古建筑工程施工工艺标准》6地面工程 6.1.3.2条(6) |
37、古建筑维修中,将下沉的构件抬平,此种方法叫“打牮”;将左右倾斜的构件规正,叫“拨正”。 A对 B错 |
|
|
原文出处:《中国古代建筑》第五章第三节 一、整体构架的维修加固技术 第三段 |
38、古建筑的维修中,偷梁换柱的方法是当一个主要构件或柱子残毁需要更换时,采取一些巧妙的方法进行个别抽换,而不是大拆大卸。 A对 B错 |
|
|
原文出处:《祁英涛古建论文集》第64页第二节第一段 |
39、古建筑维修时,需要拆卸木构架。其应先拆卸大木部分,再拆卸小木作。 A对 B错 |
|
|
原文出处:《祁英涛古建论文集》第65页第三节第一段 |
40、古建筑拆卸时,应将主要构件进行编号。 A对 B错 |
|
|
原文出处:《祁英涛古建论文集》第66页第三节 二、绘制拆除记录草图及编号 |
41、古建筑拆卸椽子时,要支搭架木后,首先撬起望板,然后拆卸各部架椽子。拆卸时,必须由上而下,自脑椽、花架椽、飞椽、檐椽,最后是翼角椽。 A对 B错 |
|
|
原文出处:《祁英涛古建论文集》第66页第三节 三、主要构件拆卸方法 |
42、古建筑拆卸大木构架时,可根据实际情况,随意拆卸。 A对 B错 |
|
|
原文出处:《祁英涛古建论文集》第67页2、拆卸大木构件 |
43、安装古建筑大木构架,应依据不同结构而异,一般分为立柱、归安斗栱、安装梁架檩枋和铺钉椽望几个大的阶段。 A对 B错 |
|
|
|
44、古建筑日常维护人工屋面除草最好是深秋季节。 A对 B错 |
|
|
原文出处:《古建筑木结构维护与加固技术规范》第5.4.6条三 |
45、古建筑屋面维修中,对瓦件的清理和挑选十分重要。在挑选筒瓦时,四角完整或残缺部分在瓦高1/3以下的,琉璃瓦釉保留1/2以上的均为可用构件。 A对 B错 |
|
|
原文出处:《祁英涛古建论文集》第41页4、清理瓦件 筒瓦 |
46、文物保护工程必须严格执行先“勘察”后“设计”再“施工”的基本原则。 A、对 B、错 |
|
|
|
|
1、文物工程保修期限为(5年) A、4 B、5 C、6 D、7 |
|
|
|
|
1、木结构常见的病害:
A、开裂 B、拔榫 C、C、糟朽 D、D、歪闪 |
|
|
|